
12月16日,ADIVA品牌戰略暨新品發布會在南京凱賓斯基酒店舉行。這家酒店座落在南京金城集團的老廠區之內,而金城集團的這片老廠區則是國民黨時期的南京機場。金城集團的前身是北京的一家飛機修理廠,1950年遷到南京后,成為中國航空工業集團(原七機部)旗下的一家專門制造機電液壓的飛機部件廠,1980年代軍轉民的大潮中,金城和鈴木有技術合作關系,是和嘉陵、建設、輕騎齊名的摩托車主力生產廠家,F在的金城集團是一家多元化發展的大公司,核心是制造業,從無人機到軍用方艙再到摩托車等等,軍民融合;另外老廠區現已是南京的繁華所在,金城的服務產業從超市到酒店也一應俱全。

ADIVA是一個意大利品牌,核心能力是設計和工程,曾和寶馬、標致、貝納利等著名品牌合作過,是世界上第一家創意帶頂篷的倒三輪摩托車的品牌,2003年被一位華裔女企業家收購,再過兩年,他們的合作伙伴貝納利也給中國企業收購,據說意大利當時有一個“賣到中國”的網站,把一些有歷史有意思的企業都上架,希望賣給中國。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,具有深厚工業設計(不僅是造型設計,也包括制造前端的工程設計)和工匠制造傳統的歐洲,在全球化的新形勢下或者是被迫或者是主動地開始“空心化”,她需要重新匹配供應鏈和產能,而這個中國是大大的有。意大利人浪漫、時尚還有些懶,他們不像日本人、中國人有那種寧為雞首勿為牛后的老板精神,所以為中國和意大利合作創造了各種各樣的方式甚至模式。
ADIVA與金城的故事必須在這個大背景下演繹才有精彩和價值,也許作為一個普通用戶無所謂雞蛋是哪種雞生的,但是作為要長期與工廠合作的經銷商,要認知這種合作方式、甚至模式的特質,這個品牌的DNA以及她資源是如何整合的,然后再來尋找自己的財富想像空間。
幾年前,ADIVA品牌的掌門人Rindo女士就來中國探索道路(自己重頭做還是找一個伙伴一起做)、尋找伙伴。筆者曾在重慶和她和她的海外團隊長聊了一次,算是幫助咨詢一下。她之前在臺灣和馬來西亞投資建設了生產基地,顯然這不僅對進入龐大的中國市場不是很有利,而且對進軍全球市場來看,放棄世界最優秀的供應鏈和產能是不明智的。ADIVA最終選擇和金城合作,他們之間是怎么相互看中的,具體過程不了解,但是原因能猜個一二,那就是被說俗了的“優勢互補”。
金城有一般經銷商和用戶能看見和看明白的優勢,還有更多的是在業務甚至資本層面的合作伙伴才有體現的優勢。產能、平臺、渠道、人才都是ADIVA短時間難以構建完善的,而金城是現成的,對金城來講,ADIVA帶來的意大利“品牌調性”也是非常必要且友好的刺激,并不僅僅局限于豐富幾個產品。
通過兩年的磨合,雙方決心進一步加深合作,所以才有“ADIVA品牌戰略發布”,其次才是“新品發布”。

會上,金城集團總經理田愛軍先生表示要深化與ADIVA的合作。ADIVA董事長Rindo、CEO兼首席設計師Massomo因疫情未到現場,發表了視頻講話,對ADIVA在中國的發展表示充滿了信心。
“品牌戰略”由ADIVA中國營銷總監位利做了進一步的闡述,大概要點:
一、ADIVA繼續保留在意大利的前端基地,由意大利團隊主持;也會繼續保留在日本工程技術和品質管理咨詢團隊,而生產制造則從中國臺灣和馬來西亞徹底搬到南京金城,做到了真正的“同舟共濟”。

二、基于上面的前提條件,啟動全面的國產化進程,打造精品,打造面向全球的生產制造基地,這不僅會大大提升ADIVA的性價比,也讓ADIVA能夠立足中國長遠發展。讓歐洲團隊直接用中國的“食材”開發“菜品”,然后在世界各地上市時,再做一些小的調整,這可能會是一個方向或者模式。和過去那種把歐洲的產品拿過來先進口再國產化相比,這種模式的效率和效果都會好很多。如果再大膽想像一下,也許這是和日系競爭的一條也是最有效率和效果的路線。
三、位利先生宣布ADIVA的品牌slogan為“完美的城市通勤車”,對“品牌定位”、“品牌使命”、“市場定位”、“產品定位”作了詳細闡述。這些看似虛的東西,如果配合產品、服務、宣傳、用戶活動等一系列具體措施,那種范兒就會逐步顯現出來,而這又是我們本土品牌缺乏意識和積淀做起來特別吃力的。儀式感和設計感是說服年青一代用戶的靈藥,意大利品牌前衛、時尚和ADIVA獨特的產品及表達形態,可能會讓年青用戶更快接受。

四、最直接和最關鍵的是,這次品牌戰略發布除了宣示,還有“舉例”說明,那就是“FORTUNE150”的發表。這款新車從外觀造型、貼花配色到基本配置(特別是電子化方面)、以及賬面的動力參數都很優秀。(騎行感受等請讀者朋友留心牛摩網的相關報道。)ADIVA推出兩輪車,對用戶來說,可以有更多一款意大利風的SCOOTER,對經銷商來說,ADIVA這個品牌的價值和意義就要再評估一下,因為對經銷商來說,賣倒三輪是不錯的“配菜”,有了兩輪,她就有做“主菜”的資質和能量了!疤厣恕、“有風格的主菜”對眾多經銷商來說,還是難得的財富資源。

會后,媒體和經銷商在廠區試騎了產品。圖為牛摩網特約試車手犀牛在試騎FORTUNE150
本文部分由老朋友王俊、犀牛提供,特此致謝!